资管新规“过渡期”落幕,净值化银行理财占比大幅提升
2022-01-04 14:04:23来源:资本邦
1月4日,资本邦了解到,2022年1月1日,资管新规“过渡期”正式落下帷幕,与之到来的则是资管新规元年的开始。
2018年4月27日,国家四部门联合印发《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》(下称:资管新规),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过渡期至2021年年底。
净值化银行理财占比大幅提升
在资管市场中,银行理财无疑占据重要地位。而随着新规生效,从2022年开始,刚性兑付的保本理财产品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,取而代之的则是净值型产品的占比提升。
据中国理财网数据显示,截至2021年三季度末,全市场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4.19万亿元,占比86.56%,占比较二季度末提高7.53个百分点,同时还较2020年同期提高26.08个百分点。此外,截至三季度末的存续规模金额也较6月底增加18.64%。
从全市场情况来看,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程度不断提高。据普益标准研究员涂凤婷分析,截至2021年底,市场仍在存续的保本型产品大约有6000款,但其中绝大部分是结构性存款,少量结构性理财将在2022年内全部到期,普通产品则已经基本完成清退。
银行理财子接过净值化转型接力棒
值得关注的是,在政策推动之下,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主力也逐渐由商业银行过渡到银行理财子公司。
据资本邦统计发现,截至目前,共计29家银行理财子获批筹建,包括25家银行理财公司和4家中外合资理财公司,其中22家已获批开业。其中,国有六大行理财子公司均已开业,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,除浙商银行外,剩下银行理财子公司均已开业或正在筹建。
相较于传统银行理财业务的优势,业内人士分析指出,以理财子公司的组织形式进行展业,将有助于建立多样化的理财产品体系,更好的满足客户多样化投资需求,同时,也将有助于实现自营业务与代客理财业务完全风险隔离,真正实现“买者自担、卖者尽责”的转型目标。
“从已成立理财子公司的机构来看,在产品体系完善度、投研能力、客户服务水平、风险控制及系统架构等方面,均已形成明显优势。”据一位银行理财子公司负责人透露。
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仍有一年整改过渡期
尽管资管新规过渡期“大限”已过,但一些银行理财子公司热衷的现金管理类理财过渡期还有一年。
2021年6月11日,银保监会、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并发布《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》(下称:《通知》),自发布之日起施行,过渡期至2022年年底。《通知》明确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的定义、发行单位,并明确了其投资范围、资产久期、运作管理要求等,总体全面对标货币基金的监管要求,达到监管的一致性,阻断了套利空间。
中信证券研究所副所长明明分析,当前,现金管理类产品中,理财子问题集中于评级,全国性银行主要是期限,而城农商行期限和评级待整改的产品占比都较高。结合当前现金管理类理财规模,预计需要整改的资产可能达到3.5万亿元。
对于现今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整改,明明认为还需直面三大挑战:一是配置端整改压力较大,有大量不合规的资产需要处理调整;二是投资受限,收益率走低,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减弱;三是整体竞争力不及货基。按照《通知》的要求,预计现金管理类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下降至货币基金的水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