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郏县:用好“显微镜、放大镜”搭建载体,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
2022-03-24 18:41:03来源:河南商报
2022年,平顶山市郏县不断创新工作方式,围绕乡村振兴的政策关注点、理论创新点、实践着力点,实施精准对接服务,多载体搭建服务平台,凝心聚力出实招,全力保障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定增收,为乡村振兴注入一剂“强心针”,走出了一条具有郏县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。
(资料图)
搭建监测帮扶载体,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。为全面落实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机制,精准锁定监测对象,切实强化帮扶责任,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,郏县全面开展巩固脱贫成果“春季十大提升行动”。
扎实做好监测排查工作。按照“网格化”管理要求,每季度由网格员、帮扶联系人对已脱贫户和未纳入监测范围的“五类重点户”入户排查一次。同时,加强行业部门间的数据对接,每月至少向乡村振兴部门和乡镇反馈信息1次,切实发挥预警作用。同时帮扶联系人每月对“三类人群”走访1次,切实做到监测对象“早发现、早干预、早帮扶”。
严格监测对象认定和风险消除程序。对已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,“两不愁三保障”及饮水安全持续巩固、收入持续稳定、家庭人均纯收入稳定超出当地当年度收入监测范围、大额刚性支出问题稳定解决的,按照规定程序做好风险稳定消除;对于风险消除户,落实不少于6个月关注观察期要求,实行定期跟踪回访,确保稳定退出不返贫。
坚决消除不放心村。持续开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“标杆村、放心村”创建活动,按照“无返贫致贫风险隐患”标准,结合软弱涣散村整顿行动,对不放心村继续进行围村普查,排查整改问题,坚决消除监测对象“应纳未纳”问题,彻底消除不放心村。同时在放心村基础上培育标杆村,确保标杆村数量达到80%以上。
(资料图)
搭建产业帮扶载体,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。为不断巩固产业基础,拓展产业优势,提高帮扶成效,实现产业帮扶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。
发展特色优势农产品。郏县采取财政资金支持、协调银行贷款等措施,狠抓“一乡一业、一村一品”建设,把温室大棚、塑料大棚种植果蔬、食用菌作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“大龙头”和参与市场竞争的“大品牌”来抓,大力发展大棚果蔬、羊肚菌种植为主的特色农产品。截至目前,全县日光温室、塑料大棚和中小拱棚共计建设2500余座,蔬菜面积达到6000余亩,产量达到2.7万吨;香菇、羊肚菌等食用菌大棚建设906座,占地970.6亩。
实施“科技人员包村联户送农技行动”。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人才在乡村振兴的“顶梁柱”作用,坚持“精准选派”与“积极回引”共同发力,激活乡村振兴的“人才引擎”。在全县选派20名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,对分包行政村、示范主体及脱贫户实行一对一的服务。在每个行政村设置科技人员公示栏,公布联系方式,对品种、种植节点、病虫害防治随时给予指导。今年以来,开展科技咨询服务2000余次。
培育新型经营主体。积极开展村企对接活动,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开展社会化服务,发挥新型职业农民优势,发展规模适度、管理有方、经营有效的新型经营主体。截至目前,已培育新型经营主体300余个,带动群众增收1800余万元。
(资料图)
搭建电商平台载体,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。郏县坚持规划引领,实施“互联网+”战略,建成郏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,深入挖掘有价值的特色产品进行电商销售。
完善体系建设。依托电商直播平台,持续实施“数商兴农”行动,打造郏县农产品网络品牌。支持运营主体统一标准、统一生产、统一采购、统一品牌、统一销售,构建互联网供应链管理模式。截至目前,郏县已发展电商品牌100余个。
加大网络销售。坚持以“名优特”为主导叫响农业品牌,将产业发展作为富民强县的根本之策。明确主攻方向,大力发展大棚蔬菜、香菇、羊肚菌等特色农产品,完成产、供、销全闭环产业链,以信息服务一体化促进线上线下同时发力,致力打造“卖全国”电商新高地,驱动经济新发展。2022年以来,全县共通过电商累计销售200余万元。
开展技能培训。郏县充分利用数字营销时代发展的红利,面向农村电商人才和企业经营人才普及直播技术,培育田间地头带货的农民主播和企业销售主播等,为城乡广大经营者提供新技术、开辟新渠道,赋能中小企业,助力乡村振兴。2022年以来,已开展培训30期,培训学员1525人次。
(资料图)
搭建管理队伍载体,实现乡村振兴新突破。在乡村振兴工作上,郏县注重人才队伍建设,注重抓好5支队伍,夯实乡村振兴工作。
在产业振兴上,壮大农业经营主体队伍。巩固提升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质量,鼓励农民合作社申报创建示范社,加快培育适度规模的家庭农场。今年以来,郏县打造了一批以冢头镇嘟嘟亲子农场、白庙乡小白兔农场等20个旅游观光项目。
在人才振兴上,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。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,通过“农民田间学校”等形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,扶持培养一批农业职业经理人、经纪人、乡村工匠、文化能人和非遗传承人等。截至目前,郏县农民田间学校已建成7所。
在文化振兴上,扶持村民自治队伍。利用各行政村道德评议会、红白理事会、村民议事会等形式,积极开展好村民自治队伍建设,用好村规民约、道德讲堂、道德红黑榜等手段,全面推进农村移风易俗。
在生态振兴上,打造环保志愿服务队伍。印发“五美庭院”创建评比活动实施方案,以村为单位组建生态管理团队,按照“全覆盖、精细化、长效化”管理思路,对村庄的每条街巷设置责任街(巷)长,为“无主”街(巷)配上“管家”,践行“一线工作法”,实施村三委“牵头”,党支部“吹哨”,党员“报到”的管理模式。
在组织振兴上,增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。注重从种养大户、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、外出务工返乡人员中选拔党员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,鼓励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干部到基层挂职服务,建立健全基层后备干部人才库,为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。
“作风转变是检验干部能力的试金石,我们乡村振兴人在下步工作中,将会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、提升思想认识,突出郏县的区域特色,着力打造优质品牌,在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路上争创新局面、开启新篇章。”郏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陈鹏说。